2024年12月9日 星期一

[高瞻自然科學教育資源平台] 鋰元素的發現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竹亭教授責任編輯

葉長石又名透鋰長石 (petalite, LiAl(Si2O5)2),是巴西科學家希瓦 (José Bonifácio de Andrada e Silva) 於1800年在瑞典的鐵礦中發現。1817年瑞典科學家阿弗韋得生 (Johann August Arfvedson, 1792~1841) 分析成分時,發現了鋰,鋰 (Lithium) 的名字源自希臘文λιθoς(lithos),即石頭的意思,就是為了註記其源於礦物。當時實驗室的學徒生正是伯齊流斯 (Jöns Jakob Berzelius),他發現鋰和鈉或鉀有諸多相似之處,但未能將之分離出來。 吉姆林 (C.G. Gmelin) 在1818年發現了鋰鹽的焰色是亮紅色。1821年,藥劑師出生的布蘭德 (William Thomas Brande, 1788~1866) 使用戴維 (Sir Humphrey Davy) 發明的電解法 (註),電解氧化鋰首次製得金屬元素鋰。

1855年本生 (Robert Wilhelm Eberhard von Bunsen, 1811~1899) 與馬塞生 (Augustus Matthiessen, 1831~1870) 以電解氯化鋰的方式製得大量的金屬鋰。金屬鋰在1923年首次由德國的金屬公司Metallgesellschaft AG參考龔次的論文 (Guntz, Compt. rend. 117, 732 (1893)),開發出商業化生產。

註:戴維是十九世紀英國最有名的化學家之一,善於演說,頗具個人魅力,他的大眾講座課程十分有名。法拉第也是聽了他的演講後,拜師戴維。戴維初到皇家研究院時,開授的電化學課極受歡迎。

※依科教中心的政策,在清楚標示作者與出處的前提下,以不營利的方式轉載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