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高瞻自然科學教育資源平台] 鎂 (Magnesium)

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化學科洪瑞和老師/國立中山大學董騰元教授責任編輯

鎂是地殼中分布最廣的元素之一,但由於它的化學性質活潑不易將它自化合物中分離出來,因此長期以來,化學家不能肯定它們作為元素單質存在。直至電池發明以後,利用電解的方式分離出鎂元素單質後,才被確定是元素。

1808 年,英國化學家戴維(Davy H.)電解汞和氧化鎂的混合物,得到鎂汞齊,將鎂汞齊中的汞蒸餾後,就得到了銀白色的金屬鎂。

鎂的英文名稱為 Magnesium,希臘文原意為「美格尼西亞」,因為在希臘的「美格尼西亞」城附近當時盛產一種稱為苦土的鎂礦(氧化鎂),古羅馬人把這種礦物稱為 magnesia alba,「alba」的意思是白色的,意即「白色的美格尼西亞」,中文翻譯成鎂,元素符號為 Mg。

鎂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化學性質活潑,在自然界中無元素單質狀態存在。鎂的礦物主要有白雲石(CaCO3∙MgCO3)、光鹵石 (KCl∙MgCl2∙6H2O、菱鎂礦(MgCO3)、橄欖石(Mg,Fe)2SiO4和蛇紋石(Mg)6[Si4O10](OH)8。鎂在地殼中的含量約為 2.1%,在已知的百餘種元素中居第八位。海水中含鎂約 0.13%,每立方公尺海水中約含鎂 1.04kg,大多以氯化物和硫酸鹽形式存在於 海水中。金屬鎂的製備方法主要有:

  1. 溶融電解法:電解熔融的無水氯化鎂,適用於從海水中提取鎂 MgCl2(電解)→Mg+Cl2
  2. 熱還原法:將白雲石分解為氧化鎂,再用碳或碳化鈣還原:MgO+C→CO↑+Mg;MgO+CaC2→Mg+CaO+2C 。世界鎂產量有一半以上是以海水為原料以電解法生產的。

物理性質:鎂是輕金屬,密度為 1.74g/cm3,熔點 922K,沸點 1363K,硬度 2.0,比同族其他鹼土族都高。鎂具優良加工性能,在冶金中製備輕量、強韌的鎂鋁合金,大量用於飛機、汽車,電子產品外殼等。

化學性質:鎂的電負度 1.31,標準還原電位 -2.36V,是一個比較活潑的金屬,化學性質如下:

  1. 作為還原劑:不論固態或水溶液中,鎂具有較強的還原力。如高溫下,金屬鎂能在二氧化碳中繼續燃燒,把二氧化碳還原成 碳:2Mg+CO2→2MgO+C。鎂也可將二氧化矽還原成單質矽:2Mg+SiO2→Si+2MgO;鎂還原四氯化鈦為金屬鈦:2Mg+TiCl4→Ti+2MgCl2。目前工業上利用鎂的還原性,在真空或惰性氣體保護下,生產某些稀有金屬。鎂很容易跟水反應,但由於表面生成氧化膜保護,因此鎂不與冷水反應,但能跟熱水作用產生氫氣:Mg+2H2O(熱水) →Mg(OH)2+H2
  2. 鎂在空氣中燃燒時放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鎂:2Mg+O2→2MgO;也在在高壓下與氫作用合成氫化鎂:Mg+H2→MgH2
  3. 有機反應中,鎂在醚溶液中能與鹵化烴作用,生成有名的格瑞鈉試劑(Grignard reagent):Mg+RX→R-MgX(R為烴基,X為Cl、Br、I)為有機化學中用途相當廣的試劑。
  4. 鎂具有生成配位錯合物的傾向,最著名即為葉綠素。

重要化合物的性質、製取與其用途

  1. 氧化鎂:俗稱苦土,為白色粉末狀固體。熔點 3125K,沸點 3878K,高溫煅燒後難溶於水。可由金屬鎂在高溫下燃燒:2Mg+O2→2MgO 工業 上製法為利用煅燒碳酸鎂或氫氧化鎂來生產氧化鎂。氧化鎂大量用於耐火材料、金屬陶瓷、電絕緣材料,醫學上用作制酸劑及瀉藥,另也用於人造纖維加工、造紙等方面用途。
  2. 氫氧化鎂:氫氧化鎂為一弱鹼,加熱至 623K 即脫水分解:Mg(OH)2→MgO+H2O,易溶於酸或銨鹽溶液。工業上常以海水與廉價的氫氧化鈣溶液(石灰乳)反應,可得氫氧化鎂沉澱,氫氧化鎂的乳狀懸濁液在醫學上作為制酸劑和緩瀉劑。
  3. 鎂鹽
    • 氯化鎂:電解生產金屬鎂的原料。
    • 硫酸鎂:MgSO4∙7H2O為著名的瀉藥;硫酸鎂用作印染的媒染劑、造紙的填充劑和防火織物的填料等。
    • 碳酸鎂:自然界多以菱鎂礦的形式存在,是鎂的重要來源。碳酸鎂在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會生成碳酸氫鎂 Mg(HCO3)2為暫時硬水的成份之一,受熱時原本溶在水中的碳酸氫鹽會沉澱出來成為鍋垢:Mg(HCO3)2(受熱) →MgCO3↓+CO2↑+H2O

※依科教中心的政策,在清楚標示作者與出處的前提下,以不營利的方式轉載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