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高瞻自然科學教育資源平台] 不一樣的化學課-「會變魔術的奇妙杯子」(magic cups)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竹亭教授責任編輯

【想一想】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杯子裡的液體,發生如此奇妙的顏色變化?

「化學」對於許多高中學生而言,是門既深奧又難以理解的學科;其中的化學符號、化學反應式,更讓人充滿了無盡的恐懼感!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知識灌輸為主,教師賣力的口述與板書,學生認真的聽講與紀錄,但師生之間似乎總是無法產生太多的共鳴!目前最新的教學策略「問題導向專題式教學(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強調觀察、探究、思考、應用等能力的訓練與運用,但是對教師而言,此種開放式的教學歷程,如果不能在實施過程中確實掌握每個環節,可能會使教學活動失焦,造成熱鬧有餘卻深度不足的結果;尤其自然學科的相關理論,錯綜複雜,更讓教師們有所疑慮而裹足不前。此外,PBL 課程在實施過程中,也讓人擔憂,會不會因為過於「開放」而在最後無法「收斂」?

基於此考量,「會變魔術的奇妙杯子」課程設計,決定由趣味中引起動機,利用杯子中溶液顏色的連續變化,觸動學生的好奇感,願意進一步作更深入的探究;並以:我也會設計「會變魔術的奇妙杯子」,為最後的教學目標,前後呼應。為了完成此目標,課程必須藉由幾種方式進行:

  1. 教師講解相關概念,充實學生基本知識。
  2. 學生進行簡單實驗操作,觀察、研判,進而探討思考各結果間的異同。
  3. 將相關心得歸納整合,並配合教師作業,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4. 利用所提供的試藥進行實作,驗證自己思考結果的正確性。
  5. 公開進行演示與講解,提高自我溝通表達的能力。

此課程所涉及的相關化學理論,包含酸鹼指示劑(acid-base indicator)的變色原理、酸鹼中和反應(acid-base neutralization)、氧化還原反應(reduction-oxidation reactions),在化學學科的學習領域中,均是非常重要的單元。學生在設計「會變魔術的奇妙杯子」實驗時,必需確實融會貫通相關概念,才能舉一反三。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並沒有太多強記的要求,但學生在潛移默化下,卻早已將相關理論熟記在心,同時也發掘出自我對化學的喜愛!

本套課程合計有七份教案,共需實施 8 小時,教案內容包含完整的學生上課講義、教師手冊、或教師授課指引,以提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掌握每個環節。但教師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可以根據學生程度、授課時間等因素,就其內容再另行調整。

「問題導向專題式教學」的策略,跳脫往常的教學模式,對於教師而言,必需投注更多的心力才能有良好的教學成效,說句實話,真的很辛苦!但是,當設計的課程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潛能時,付出的一切也就都有其價值。筆者在教學時,曾多次進行此課程,學生不僅興趣盎然而且創意無限,這應該就是身為人師最大的滿足與喜悅了吧!

※依科教中心的政策,在清楚標示作者與出處的前提下,以不營利的方式轉載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