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美學教程在前言就開宗明義地宣告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基礎,特別是採取歷史唯物主義的實踐觀點進行分析與介紹。
本書之目次顯示作者群對美學題材有豐富的介紹,因此作為一認識美學之入門,本書於此具有相當的優點。然由於本書通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思想,因此在部分的觀點上有明顯之偏狹,但這可能是本書成書之年代之所限。
本書共有六位作者按章次分工合寫了十五章及結語的內容,
第一章談美學學科的形成與發展,先談及美學的緣起與歷史脈絡,接著說明美學如何成為一門學科,並在最後一節指出其目前可能的發展方向,如哲學性的、心理學性的以及社會性的,但作者們一致認為綜合而跨領域才會是最為關鍵且重要的。除了對於基礎美學的理論探討外,應用美學也蓬勃地興盛起來,他們相當看好這些前景。
二三章則開始談及美學研究的對象、範圍、目標和研究方法,事實上凡此種種也不可能與美學發展的歷史脫離,在不同的美學發展時期也自然會有不同的對象、範圍、目標與研究方法。粗略的來說,美學自然要研究「美」,但只是這樣說也自然是空泛,因此要如何有系統的進行探討並且對之採取適當的限縮以致能獲得有意義的結論便是此處所欲說明的。基本上,我們可以思考「為何事物會美?」以及「審美思考如何產生?」,作者們自然是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盡的文本探討並將這些種種分為數類並指出其基本的困難,隨後闡述如何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可以克服這些困難,因此小節語表示「作為美學研究的對象,是多元而又統一的,以其內在聯繫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大概就是想表達,這些對象看似多元而零散,但還是能作為一整體??雖然我不知道這如何可能就是了XD)針對這種多元而統一的對象,馬克思主義也提供了一套強大的工具能應對之,但我對這套思想不盡瞭解,就稱之為「辯證的統一的原則」。從用語與思惟上應該是黑格爾的哲學起了一些影響。
第四章至第七章則涉及抽象「美」本身,第四章則回到最古老的問題,「美是什麼?」儘管空泛,但對之進行更仔細地探究並理解歷史中具有的爭論仍舊有意思,在其中我們可以思考的有三個面向:「美的根源」、「美的本質」以及「美的特徵」,根源這樣的問題可以追溯至柏拉圖,用理型來論定美的來源;而本質與特徵則是說明歷來各種對美的分析。第五章則針對美的內容與形式的爭論進行討論,這或許可以歸結至一個事物之所以為美是因為它呈現出的內容嗎?還是它本身具有的規律(形式)就足以使之為美?(或者就稱之為形式美?)甚至這些種類的美分別都存在嗎?能否互相包含都有許多爭議。不過暫且我們都認為這些美存在,那在那些地方存在就作為第六章的內容:美的存在領域,作者們認為有社會美、自然美、藝術美和科學美等種類,並以優美、崇高、滑稽等來進行表現。
除了針對客體(物件本身)進行美的探索,我們也可以針對主體(觀察者)的美感本身進行研究,這就做為第八章至第十二章的內容,並且也很合理的與心理學產生關聯。按古典哲學的思想,個人的心理結構可被分為智力、意志、美感等三項,三者互動進而產生人的心理。這本書介紹了一些歷史上的脈絡說明以往的人如何看待美感經驗,並論究其生理基礎和產生的過程。接著第十章便分別美感的型態,如優美感、崇高感等,甚至還從中國自身的傳統提取一些概念並與西方既有的體系整合,區分為縱向與橫向的劃分。第十一章則論及審美的意識和個性,說明時代、民族與社會階級如何塑造審美的觀點,而個人又如何從自身的經驗與前者互動產生自身的審美個性。第十二章或許是馬克思主義底下特有的概念,此處說明勞動與藝術之間的關聯,並主張勞動先於藝術,從而勞動作為藝術的起源。接著受到許多中介所影響,如政治、宗教、道德與自然環境,人們在其中產生審美意識,隨後才有藝術創造可言。
在前面絕大部分的探索中,幾乎以視覺的藝術作為考量,在第十三章則補充說明其他感官類型的藝術(或多感官型的)及其審美的特性。最後兩章則談及審美創造與審美教育,但這便是一些較為通用型的建議,如家庭教育或學校教育當如何改善或達到何種目標。
本書編排緊密,閱讀起來可能會有些疲累,文辭上也有些冗贅,可以按所需閱讀而不必詳閱。此外在論及各項爭議時務必理解作者們採取角度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因此文章在處理爭議結論時有直接性的偏好,因此讀者們應明辨之。
相關書評:
叢書系列:美學叢書
規格:平裝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出版地:台灣
出版日期:1900/01/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