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去年中讓我特別印象深刻,這主要源自於他的題材與我生活中的經驗:充滿著反智。雖然本書旨在探討美國中的反智社會現象,但對於其中的探究我深感也發生在臺灣,也應警惕其中。
簡評:透過本書可以思索反智現象的成因,除了反省自身外,對於專業學者本身也可以多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專業更加觸及至民眾,同時我們也更應該思索政府、教育、民眾之間的互動行為。
作者在序言中坦承道「專業之死(The Death of Expertise)」這詞確實驚悚,但他完全認為並不是胡說八道,他擔憂的表示「專業固然一息尚存,但這寶貝確實也危在旦夕。…專業所處的環境出了很嚴重的問題。對自身無知的崇拜,像一門宗教似地席捲了當今的美國。」無知本身並不是問題,真正的核心是墮落到無知彷彿是種美德。
作者在接下來的六章中逐一探究與之相關的環節,首先是專家與公民間的關聯。一般來說,在許多政策面上或專業生活經驗中專家負責提供專業建議而由公民進行決策,然而作者認為近十年來開始發生公民並不願意聆聽專家的意見,社會進入產生一種互不信任的狀態。根據作者的分析,這個問題其實既不新穎,但關鍵是狀態更加惡化。文中舉了許多健康醫療的例子提出,但同時也比較專家所犯的錯誤,這其中的衝突該怎麼化解呢?譬如飲食專業建議就經常出錯。看來專業的意見似乎並不比一般民眾更加高明呀?這件事會留到第六章「專家錯了的那一天」來探討。
除此之外,辨別專家與公民的方法是什麼?通常是使用文憑或認證(證照)的方式。作者雖然同意有些證書並不是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甚至只是某些牟利的工具手段,但往好的想是,我們似乎很難有更佳的手段去辨別出那些是真正的專家而那些是詐騙集團。作者認同一點「有證書總比沒證書好」,因為這「代表當事人獲得了機構的肯定,也是品質的一種保證」,作者的主張採取一種比率式的:名校畢業的高手總比排名較低的學校來得多,儘管名校畢業的學生自然也有資質不佳的。在我看來,作者的意見傾向維持最低標準,雖然難以保證通過最低標準者的資質多高,但可以想見無法通過的人的資質差異極大。
第二章則切入戰場:溝通,特別是公共議題。作者很殘酷又直接的說:「首先,就讓我們來面對這個可能的殘酷事實吧。或許有一種可能式專家與素人之所以溝通困難,就只是因為公民普遍程度太差。高教菁英與普羅大眾之間的智識鴻溝如今似乎已經大到雙方無法好好講話,雙方一開口就是垃圾話亂噴。」作者也引入「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來解釋為何如此,此外當然也介紹各種偏誤的產生、溝通中的本質障礙,但我個人作者缺少說明跨越這項障礙的建議(或說我認為他放在書末章的建議其實很無效,或更該責任重點放在專家上)。
第三章是我比較重視的一章,作者蠻心痛的指出高等教育如何衰敗至「學店」(這個現象其實不只發生在台灣,實際上是全世界都產生學歷貶值的現象!)不過關於這點,作者雙向的分析學生、校方以及教師等等的利弊,但這點似乎除了道德約束外,難以有實質上的解方(恐怕唯一能做的就是以量限制產出吧?)第四章與第五章都比較在指涉相同的事情:消息大量產生,消息真真假假,但人們漠不關心,或者更加黏附在他們原先相信的事實上,又或者媒體大量製造仇恨或重製偏見。
第六章也算是我期待的一章,我想瞭解作者怎麼替專家們辯護,或者真的錯了怎麼彌補。遺憾的是作者只能給出如[應當承認錯誤,但專家錯誤的發生就是比平民少]或[一旦發生錯誤,專家比平民更有能力找出原因並矯正]的意見,但這無疑沒有填補那些無能力的平民的怒火。我遺憾的是本書沒有對此給出更令人滿意的答案。至於最後的尾聲「專家與民主」在我看來有點陳腔濫調,卻無疑是最後的救命藥:作者懇請民眾更冷靜的聆聽不同的意見,而專家更不應該緊守著自己的專業術語,更負擔重要的教育義務。只願作者的祈願可以成真。
另外有些人認為本書翻譯不佳,不過我認為這點見仁見智,我倒覺得翻譯得相當親民。也有人可能認為作者的許多言論稍嫌偏激,這點我同意,但我認為本書最重要與核心的功能是注意到公民素質與各項問題其實環環相扣,譬如臺灣教育已經徹底與升學主義綁在一起,文憑所應具有的價值早已被毀滅,這都是這本書在在所強調的事情。
相關書評或書摘:
叢書系列:臉譜書房
規格:平裝 / 344頁 / 21 x 14.8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出版日期:2018/08/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