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 星期一

[高瞻自然科學教育資源平台] 氧元素的發現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竹亭教授責任編輯

英國化學家普里士利 (Joseph Priestley, 1733~1804) 也是個新教教士。1774 年八月,普里士利進行排水集氣法的實驗,收集三仙丹(氧化汞,HgO)加熱分解後產生的氣體。他發現物質在這種氣體中燃燒所產生的火焰,比在一般空氣中燃 燒時更為旺盛,小鼠在這種氣體中存活的時間也比在空氣中更長。因為普里士利相信燃素論 (phlogiston theory),他認為這種氣體比一般正常的空氣含有較少的「燃素」,所以物質在其中燃燒時才能釋出更多的燃素,使燃燒更劇烈。他將這種氣體取名為「去燃素的空氣」 (dephlogisted air)。普里士利其後因信仰問題在英國遭暴民追殺,而逃亡美國,今天美國化學學會頒發的最崇高榮譽就是普里士利獎。

其實早在1773 年,瑞典化學家席勒 (Carl Wilhelm Scheele, 1742~1786 ) 曾利用硝酸鉀、硝酸鎂、碳酸銀、碳酸汞、氧化汞等鹽類,以及濃硫酸與二氧化錳的共熱,進行熱分解實驗,製造出氧氣,並對氧氣的性質進行相關研究。他把研 究的成果,記載於《論空氣和火的化學》一書中,但由於出版商的延誤,這本書在1777年才出版,所以席勒失去了氧氣發現者的美譽。

席勒是一位極為細心優秀 的實驗化學家,是對許多新元素進行研究或分離的先驅,由於他非常樂於與人分享研究心得,所以許多元素的正式發現者都不是席勒,他卻有實質的貢獻,這種大氣度、樂於分享知識的科學精神,仍然是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嚮往的氣質。 相較之下,普里斯利在1774年所做的氧氣相關研究,隨即就發表了論文。

因此,席勒和普里斯利是幾乎同時各自獨立發現氧氣。另一位也在研究氧氣的就是被譽為『近代化學之父』的法國化學家拉瓦節 (Antoine Lavoisier, 1743~1794)。1774年普里斯利到巴黎演講其對氧氣的研究,拉瓦節一聽到普里斯利的演說,立刻知道這就是他研究燃燒反應在尋找的物質。拉瓦節以 更好的裝備仔細地重複了普里斯利的實驗,用凸透鏡焦聚陽光分解氧化汞,得到純的水銀和氧氣;也能將水銀和氧氣重新反應產生紅色的氧化汞。

拉瓦節專注於物質燃燒的研究,發現碳、硫、磷等元素燃燒後,產物的質量會增加,證明空氣中的氧氣參與了燃燒反應,而這些非金屬元素的燃燒產物溶於水後,溶液 呈現酸性。他以精密謹慎的質量測量,提出了化學反應的質量守恆定律。也提出燃燒就是物質與氧氣反應的概念,以氧化反應捐棄了歷時逾百年的燃素論。他也主張 元素是物質的基本成分,認為無法再分出其他元素的純物質就是元素,而可以再分出其他元素的純物質就是化合物,拉瓦節一舉解決了煉金術的千年懸案,引領著近 代化學脫離煉金術的泥淖,步上坦途。 拉瓦節先將氧氣稱為「適合呼吸的空氣」 (eminently respirable air),後來則稱為oxygen,希臘文的意思就是酸的形成者;日文仍沿用酸素一詞稱呼氧氣。

※依科教中心的政策,在清楚標示作者與出處的前提下,以不營利的方式轉載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