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九十五學年度數學學科能力測驗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九十五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數學考科



-作答注意事項-

  1. 考試時間:$100$分鐘
  2. 題型題數:單選題$5$題,多選題$6$題,選填題第$A$至$I$題共$9$題
  3. 作答方式:
    • 用2B鉛筆在「答案卡」上作答,修正時應以橡皮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
    • 答錯不倒扣
  4. 作答說明:在答案卡適當位置選出數值或符號。請仔細閱讀下面的例子。
    1. 填答選擇題時,只用$1$,$2$,$3$,$4$,$5$等五個格子,而不需要用到$-$,$±$,以及$6$,$7$,$8$,$9$,$0$等格子。
      例:若第$1$題的選項為(1)$3$ (2)$5$ (3)$7$ (4)$9$ (5)$11$,而正確的答案為$7$,亦即選項(3)時,考生要在答案卡第$1$列的$\underset{\boxed{~~}}{3}$劃記(注意不是$7$)如:

      $\begin{array}{|c|}\hline解答欄\\\hline1~~\underset{\boxed{~~}}{-}~\underset{\boxed{~~}}{±}~\underset{\boxed{~~}}{1}~\underset{\boxed{~~}}{2}~\underset{\color{black}{▆▆}}{3}~\underset{\boxed{~~}}{4}~\underset{\boxed{~~}}{5}~\underset{\boxed{~~}}{6}~\underset{\boxed{~~}}{7}~\underset{\boxed{~~}}{8}~\underset{\boxed{~~}}{9}~\underset{\boxed{~~}}{0}~\end{array}$

      例:若多選題第$10$題的正確選項為(1)與(3)時,考生要在答案卡的第$10$列的$\underset{\boxed{~~}}{1}$與$\underset{\boxed{~~}}{3}$劃記,如:

      $\begin{array}{|c|}10~~\underset{\boxed{~~}}{-}~\underset{\boxed{~~}}{±}~\underset{\color{black}{▆▆}}{1}~\underset{\boxed{~~}}{2}~\underset{\color{black}{▆▆}}{3}~\underset{\boxed{~~}}{4}~\underset{\boxed{~~}}{5}~\underset{\boxed{~~}}{6}~\underset{\boxed{~~}}{7}~\underset{\boxed{~~}}{8}~\underset{\boxed{~~}}{9}~\underset{\boxed{~~}}{0}\\\hline\end{array}$

    2. 選填題的題號是A,B,C,……,而答案的格式每題可能不同,考生必須依各題的格式填答,且每一個列號只能在一個格子劃記。

      例:若第B題的答案格式是$\displaystyle\underline{\frac{⑱}{⑲}}$,而依題意計算出來的答案是$\displaystyle\frac{3}{8}$,則考生必須分別在答案卡上的第$18$列的$\underset{\boxed{~~}}{3}$與第$19$列的$\underset{\boxed{~~}}{8}$劃記,如:

      $\begin{array}{|c|}18~~\underset{\boxed{~~}}{-}~\underset{\boxed{~~}}{±}~\underset{\boxed{~~}}{1}~\underset{\boxed{~~}}{2}~\underset{\color{black}{▆▆}}{3}~\underset{\boxed{~~}}{4}~\underset{\boxed{~~}}{5}~\underset{\boxed{~~}}{6}~\underset{\boxed{~~}}{7}~\underset{\boxed{~~}}{8}~\underset{\boxed{~~}}{9}~\underset{\boxed{~~}}{0}\\19~~\underset{\boxed{~~}}{-}~\underset{\boxed{~~}}{±}~\underset{\boxed{~~}}{1}~\underset{\boxed{~~}}{2}~\underset{\boxed{~~}}{3}~\underset{\boxed{~~}}{4}~\underset{\boxed{~~}}{5}~\underset{\boxed{~~}}{6}~\underset{\boxed{~~}}{7}~\underset{\color{black}{▆▆}}{8}~\underset{\boxed{~~}}{9}~\underset{\boxed{~~}}{0}\end{array}$

      例:若第C題的答案格式是$\displaystyle\underline{\frac{⑳㉑}{50}}$,而答案是$\displaystyle\frac{-7}{50}$時,則考生必須分別在答案卡的第$20$列的$\underset{\boxed{~~}}{-}$與第$21$列的$\underset{\boxed{~~}}{7}$劃記,如:

      $\begin{array}{|c|}20~~\underset{\color{black}{▆▆}}{-}~\underset{\boxed{~~}}{±}~\underset{\boxed{~~}}{1}~\underset{\boxed{~~}}{2}~\underset{\boxed{~~}}{3}~\underset{\boxed{~~}}{4}~\underset{\boxed{~~}}{5}~\underset{\boxed{~~}}{6}~\underset{\boxed{~~}}{7}~\underset{\boxed{~~}}{8}~\underset{\boxed{~~}}{9}~\underset{\boxed{~~}}{0}\\\hline21~~\underset{\boxed{~~}}{-}~\underset{\boxed{~~}}{±}~\underset{\boxed{~~}}{1}~\underset{\boxed{~~}}{2}~\underset{\boxed{~~}}{3}~\underset{\boxed{~~}}{4}~\underset{\boxed{~~}}{5}~\underset{\boxed{~~}}{6}~\underset{\color{black}{▆▆}}{7}~\underset{\boxed{~~}}{8}~\underset{\boxed{~~}}{9}~\underset{\boxed{~~}}{0}\end{array}$

  5. ※試題後附有參考公式及可能用到的對數值與參考數值


第一部分:選擇題(佔$55$分)
  1. 單選題(佔$25$分)
  2. 說明:第$1$至$5$題,每題選出最適當的一個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解答欄」,每題答對得$5$分,答錯不倒扣。
    1. 設一元二次整係數方程式$ax^2+bx+c=0$有一根為$4+3i$。若將此方程式的兩根與原點在複數平面上標出,則此三點所圍成的三角形面積為
      1. $5$
      2. $6$
      3. $12$
      4. $16$
      5. $24$
    2. 訣竅整係數方程式為實係數方程式之特例,因此會有虛根成對。
      解法由於虛根成對,因此另外一個虛根為$4-3i$,故三點形成的三角形面積為$\displaystyle\frac{1}{2}\cdot8\cdot3=12$,故選(3)。

    3. 在右圖的棋盤方格中,隨機任意取兩個格子。選出的兩個格子不在同行(有無同列無所謂)的機率為
      1. $\displaystyle\frac{1}{20}$
      2. $\displaystyle\frac{1}{4}$
      3. $\displaystyle\frac{3}{4}$
      4. $\displaystyle\frac{3}{5}$
      5. $\displaystyle\frac{4}{5}$
    4. 訣竅在選取格子時應留意重複計算之情形應排除。
      解法隨機任取兩個之方法數為$\displaystyle C_15^{16}=120$,而選出兩個格子不在同行的方法數為$\displaystyle\frac{16\cdot12}{2}=96$,故機率為$\displaystyle\frac{96}{120}=\frac{4}{5}$,因此選(5)。

    5. 右圖是由三個直角三角形推疊而成的圖形,且$\overline{OD}=8$。問:直角三角形$OAB$的高$\overline{AB}$的為何?
      1. $1$
      2. $\sqrt{6}-\sqrt{2}$
      3. $\sqrt{7}-1$
      4. $\sqrt{3}$
      5. $2$
    6. 訣竅運用三角函數表達$\overline{AB}$後並使用公式化簡之;亦可詳細地計算每段之長度後求得$\overline{AB}$。
      解法一可以用正弦與餘弦函數表達$\overline{AB}$如下

      $\displaystyle\overline{AB}=\overline{OB}\sin15^\circ=\overline{OC}\cos15^\circ\sin15^\circ=\overline{OD}\cos30^\circ\cos15^\circ\sin15^\circ=8\cdot\frac{\cos30^\circ\sin30^\circ}{2}=8\cdot\frac{\sin60^\circ}{4}=\sqrt{3}$

      應選(4)。
      解法二可以依序計算$\overline{OC}$、$\overline{OB}$、$\overline{AB}$如下:

      $\displaystyle\overline{OC}=\overline{OD}\cos30^\circ=8\cdot\frac{\sqrt{3}}{2}=4\sqrt{3}$

      $\displaystyle\overline{OB}=\overline{OC}\cos15^\circ=4\sqrt{3}\cdot\frac{\sqrt{6}+\sqrt{2}}{4}=3\sqrt{2}+\sqrt{6}$

      最後有

      $\displaystyle\overline{AB}=\overline{OB}\sin15^\circ=\left(3\sqrt{2}+\sqrt{6}\right)\cdot\frac{\sqrt{6}-\sqrt{2}}{4}=\frac{6\sqrt{3}-6+6-2\sqrt{3}}{4}=\sqrt{3}$

      故選(4)。

    7. 下列哪一個數值最接近$\sqrt{2}$?
      1. $\sqrt{3}\cos44^\circ+\sin44^\circ$
      2. $\sqrt{3}\cos54^\circ+\sin54^\circ$
      3. $\sqrt{3}\cos64^\circ+\sin64^\circ$
      4. $\sqrt{3}\cos74^\circ+\sin74^\circ$
      5. $\sqrt{3}\cos84^\circ+\sin84^\circ$
    8. 訣竅運用和角公式改寫各個選項即可。
      解法利用$\sqrt{3}\cos\theta+\sin\theta=2\sin\left(\theta+60^\circ\right)$,從而各個選項可以改寫如下
      1. 此選項為$2\sin104^\circ=2\sin76^\circ$
      2. 此選項為$2\sin114^\circ=2\sin66^\circ$
      3. 此選項為$2\sin124^\circ=2\sin56^\circ$
      4. 此選項為$2\sin134^\circ=2\sin46^\circ$
      5. 此選項為$2\sin144^\circ=2\sin36^\circ$
      其中又當$2\sin45^\circ=\sqrt{2}$,因此選項(4)最為接近,故劃記選項(4)。

    9. 在養分充足的情況下,細菌的數量會以指數函數的方式成長,假設細菌$A$的數量每兩個小時可以成長為兩倍,細菌$B$的數量每三個小時可以成長為三倍。若養分充足且一開始兩種細菌的數量相等,則大約幾小時後細菌$B$的數量除以細菌$A$的數量最接近$10$?
      1. $24$小時。
      2. $48$小時。
      3. $69$小時。
      4. $96$小時。
      5. $117$小時。
    10. 訣竅考慮相同的時間間距下兩種細菌之成長速度後進行比較即可。
      解法設兩種細菌一開始皆有$N$隻,且每過$6$個小時細菌$A$會變為$8$倍,而細菌$B$則會變為$9$倍,那麼每經過$t$個$6$小時則細菌$A$會變成$8^tN$隻而細菌$B$為$9^tN$隻。按題意解

      $\displaystyle\frac{9^tN}{8^tN}=10$

      同取以$10$為底的對數可得

      $t\left(\log9-\log8\right)=1$

      從而解得

      $\displaystyle t=\frac{1}{2\log3-3\log2}$

      因此所求之小時數為

      $\displaystyle6t=\frac{6}{2\log3-3\log2}\approx\frac{6}{2\cdot0.4771-3\cdot0.301}=\frac{6}{0.0512}=117.1875$

      故選(5)。

  3. 多選題(佔$30$分)
  4. 說明:第$6$至第$11$題,每題的五個選項各自獨立,其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選出正確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解答欄」。每題皆不倒扣,五個選項全部答對者得$5$分,只錯一個選項可得$2.5$分,錯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不給分。
    1. 假設$a,b,c$是三個正整數。若$25$是$a,b$的最大公因數,且$3,4,14$都是$b,c$的公因數,則下列何者正確?
      1. $c$一定可以被$56$整除。
      2. $b\geq2100$。
      3. 若$a\leq100$,則$a=25$。
      4. $a,b,c$三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是$25$的因數。
      5. $a,b,c$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大於或等於$25\times3\times4\times14$。
    2. 訣竅運用因數倍數的觀念分析選項。
      解法
      1. 由於$c$是$3$與$4$與$14$的倍數,可以取$c=84$滿足條件但並非$56$的倍數,故本選項錯誤。
      2. 由於$b$為$3$與$4$與$14$與$25$的倍數,因此$b$為四者最小公倍數的倍數,而四者最小公倍數為$2100$,因此$b\geq2100$,本選項正確。
      3. 由於$a$為$25$的倍數又不超過$100$,那麼$a$僅可能為25,50,75,100$。假若$a=50,75,100$,那麼由於$b$為$2100$的倍數,那麼$a$與$b$的公因數則不可能只有$25$,從而矛盾。故此時$a$必為$25$,此選項正確。
      4. $a,b,c$三者的最大公因數必為$a,b$最大公因數的因數,即為$25$的因數,故本選項正確。
      5. 本選錯誤。取$a=25$、$b=2100$、$c=84$,那麼最小公倍數為$2100$,並非選項所述之數字。
      由以上分析可知應選(2)(3)(4)。

    3. 考慮坐標平面上所有滿足$\sqrt{\left(x−2\right)^2+y^2}+\sqrt{\left(x−2\right)^2+\left(y+4\right)^2}=10$的點$\left(x,y\right)$所成的圖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此圖形為一橢圓。
      2. 此圖形為一雙曲線。
      3. 此圖形的中心在$\left(2,−2\right)$。
      4. 此圖形對稱於$x−2=0$。
      5. 此圖形有一頂點$\left(2,3\right)$。
    4. 訣竅首先可以由方程式該出為兩線段和為定值,因此可能為橢圓方程式。
      解法設$P\left(x,y\right)$、$F_1\left(2,0\right)$、$F_2\left(2,-4\right)$,而$2a=10>4=\overline{F_1F_2}$,則$P$所形成的圖形為橢圓,故(1)正確而(2)錯誤。

      由於$F_1,F_2$為橢圓的兩焦點,故中心位於$\overline{F_1F_2}$的中點$\left(2,-2\right)$,並容易注意到圖形對稱於x=2$與$y=-2$,因此選項(3)(4)皆正確。再者由於$2a=10$,因此知道$a=5$,如此推知長軸頂點為$\left(2,-2\pm5\right)$,故選項(5)正確。

      由以上的說明可知應選(1)(3)(4)(5)。

    5. 假設實數$a_1,a_2,a_3,a_4$是一個等差數列,且滿足$0<a_1<2$及$a_3=4$。若定義$b_n=2^{a_n}$,則以下哪些選項是對的?
      1. $b_1,b_2,b_3,b_4$是一個等比數列。
      2. $b_1<b_2$。
      3. $b_2>4$。
      4. $b_4>32$。
      5. $b_2\times b_4=256$。
    6. 訣竅注意到將等差數列取指數後將呈現出等比數列,並藉由估算來分析各個選項。
      解法
      1. 由於$a_1,a_2,a_3,a_4$為等差數列,設公差為$d$,那麼可以檢驗出

        $\displaystyle\frac{b_{k+1}}{b_k}=2^{a_{k+1}-a_k}=2^d$

        此表明$b_1,b_2,b_3,b_4$是公比為$2^d$的等比數列,此選項正確。
      2. 由於$a_1$介於$0$與$2$之間而$a_3=4$,故$d>0$,從而$b_1=2^{a_1}<2^{a_2}=b_2$,此選項正確。
      3. 首先由等差中項可知$\displaystyle a_2=\frac{a_1+a_3}{2}$,因此$2<a_2<3$,故$4<b_2<8$,從而本選項正確。
      4. 由於公差為$\displaystyle d=\frac{a_3-a_1}{2}$,故$\displaystyle1<d<2$。又因$a_4=a_3+d$,故$5<a_4<6$,從而$b_4=2^{a_4}>2^5=32$,本選項正確。
      5. 由於$b_2\times b_4=2^{a_2+a_4}=2^{2a_3}=2^8=256$,故本選項正確。
      由以上可知應選(1)(2)(3)(4)(5)。

    7. 學生練習計算三次多項式$f\left(x\right)$除以一次多項式$g\left(x\right)$的餘式。已知$f\left(x\right)$的三次項係數為$3$,一次項係數為$2$。甲生在計算時把$f\left(x\right)$的三次項係數錯看成$2$(其它係數沒看錯),乙生在計算時把$f\left(x\right)$的一次項係數錯看成$−2$(其它係數沒看錯)。而甲生和乙生算出來的餘式剛好一樣。試問$g\left(x\right)$可能等於以下哪些一次式?
      1. $x$
      2. $x-1$
      3. $x-2$
      4. $x+1$
      5. $x+2$
    8. 訣竅按題意列式等式並藉由運算消去無關之未知數,最後由因式的概念推敲出正確的選項。
      解法按題設$f\left(x\right)=3x^2+ax^2+2x+b$,並根據甲乙兩人進行除法之情形列式如下

      $\begin{aligned} &2x^3+ax^2+2x+b=g\left(x\right)q_1\left(x\right)+R\\&3x^3+ax^2-2x+b=g\left(x\right)q_2\left(x\right)+R\end{aligned}$

      其中$q_1,q_2$分別為甲乙兩人進行計算時的商式而$R$為共同的餘式。將兩式相減可得

      $\displaystyle x^3-4x=g\left(x\right)\left(q_1\left(x\right)-q_2\left(x\right)\right)$

      因此$g$為$x^3-4x=x\left(x-2\right)\left(x+2\right)$的因式,故$g$可能為$x$或$x-2$或$x+2$,應選(1)(3)(5)。

    9. 下圖是根據$100$名婦女的體重所作出的直方圖(圖中百分比數字代表各體重區間的相對次數,其中各區間不包含左端點而包含右端點)。該$100$名婦女體重的平均數為$55$公斤,標準差為$12.5$公斤。曲線$N$代表一常態分佈,其平均數與標準差與樣本值相同。在此樣本中,若定義「體重過重」的標準為體重超過樣本平均數$2$個標準差以上(即體重超過$80$公斤以上),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1. 曲線$N$(常態分佈)中,在$55$公斤以上所佔的比例約為$50\%$。
      2. 曲線$N$(常態分佈)中,在$80$公斤以上所佔的比例約為$2.5\%$。
      3. 該樣本中,體重的中位數大於$55$公斤。
      4. 該樣本中,體重的第一四分位數大於$45$公斤。
      5. 該樣本中,「體重過重」(體重超過$80$公斤以上)的比例大於或等於$5\%$。
    10. 訣竅注意到在常態分佈下,在一定標準差之內的比例數量有特定的規律。
      解法
      1. 在常態分佈中,在平均數以上的人數所佔比例約為$50\%$,而$55$公斤為平均數,故在$55$公斤以上的所佔比例約為$50\%$,故本選項正確。
      2. 在常態分佈中,以平均數為中點而介在兩個標準差的人口比例約為$95\%$,故高於兩倍標準差或低於兩倍標準差的人口約為$5\%$,又由對稱性可之高於兩倍標準差的人口約為$2.5\%$,因此超過$80$公斤的人口約為$2.5\%$,故本選項正確。
      3. 在樣本中,中位數介在$45$至$55$的區間中,故沒有大於$55$公斤,故本選項錯誤。
      4. 由於有$20\%$的人口小於$45$公斤,故第一四分位數(近乎第$25\%$的位置)超過$45$公斤,故本選項正確。
      5. 由圖可知樣本中超過$85$公斤的人口比例有$5\%$,故超過$80$公斤的人口比例至少有$5\%$,本選項正確。
      由以上分析可知應選(1)(2)(4)(5)。

    11. 將正整數$18$分解成兩個正整數的乘積有

      $1\times18$,$2\times9$,$3\times6$

      三種,又$3\times6$是這三種分解中,兩數的差最小的,我們稱$3\times6$為$18$的最佳分解。當$p\times q$($p\leq q$)是正整數$n$的最佳分解時,我們規定函數$\displaystyle F\left(n\right)=\frac{p}{q}$,例如$\displaystyle F\left(18\right)=\frac{3}{6}=\frac{1}{2}$。下列有關函數$F\left(n\right)$的敘述,何者正確?
      1. $F\left(4\right)=1$。
      2. $\displaystyle F\left(24\right)=\frac{3}{8}$。
      3. $F\left(27\right)=\frac{1}{3}$。
      4. 若$n$是一個質數,則$\displaystyle F\left(n\right)=\frac{1}{n}$。
      5. 若$n$是一個完全平方數,則$F\left(n\right)=1$。
    12. 訣竅按題目的設定對給定的正整數進行因數分解後即可答題。
      解法
      1. 因為$2\times2$為$4$的最佳分解,因此$\displaystyle F\left(4\right)=\frac{2}{2}=1$,故此選項正確。
      2. 因為$4\times6$為$24$的最佳分解,因此$\displaystyle F\left(24\right)=\frac{4}{6}=\frac{2}{3}\neq\frac{3}{8}$,故本選項錯誤。
      3. 因為$3\times9$為$27$的最佳分解,因此$\displaystyle F\left(27\right)=\frac{3}{9}=\frac{1}{3}$,故此選項正確。
      4. 假若$n$為質數,則其最佳分解為$1\times n$,從而$\displaystyle F\left(n\right)=\frac{1}{n}$,本選項正確。
      5. 假若$n$為完全平方數,則存在正整數$k$滿足$k\times k=n$,易知此為$n$的最佳分解,從而$\displaystyle F\left(n\right)=\frac{k}{k}=1$,故本選項正確。
      由以上分析可知應選(1)(3)(4)(5)。
第二部分:選填題(佔$45$分)
說明:
  1. 第$A$至$I$題,將答案劃記在答案卡之「解答欄」所標示的列號(12-32)處。
  2. 每題完全答對給$5$分,答錯不倒扣,未完全答對不給分。
  1. 抽樣調查某地區$1000$個有兩個小孩的家庭,得到如下數據,其中(男,女)代表第一個小孩是男孩而第二個小孩是女生的家庭,餘類推。

    $\begin{array}{|c|c|}\hline家庭別&家庭數\\\hline(男,男)&261\\\hline(男,女)&249\\\hline(女,男)&255\\\hline(女,女)&235\\\hline\end{array}$

    由此數據可估計該地區有兩個小孩家庭的男、女孩性別比約為

    $\underline{⑫⑬⑭}:100$

    (四捨五入至整數位)。
  2. 訣竅運用四則運算求出男女人數後按性別的定義求其近似值。
    解法直接計算可知男生有$2\cdot261+249+255=1026$人,而女生有$249+255+2\cdot235=974$人,故男女比為$\displaystyle1026:974=\frac{1026}{974}\cdot100:100$,可以知道

    $\displaystyle\frac{1026}{974}\cdot100=\frac{51300}{487}\approx105.33$

    應填入$⑫=1$、$⑬=0$、$⑭=5$。

  3. 下圖為一正立方體,若$M$在線段$\overline{AB}$上,$\overline{BM}=2\overline{AM}$,$N$為線段$\overline{BC}$之中點,則$\displaystyle\cos\angle MON=\underline{\frac{⑰}{⑮⑯}}\sqrt{10}$。(分數要化成最簡分數)
  4. 訣竅在正立方體中設定座標後運用向量內積求角度之餘弦值
    解法設$O$為原點,而$A$為$\left(0,0,6k\right)$、$B$為$\left(6k,0,6k\right)$、$C$為$\left(6k,6k,6k\right)$,從而有$M$為$\left(2k,0,6k\right)$、$N$為$\left(6k,3k,6k\right)$,故運用內積有

    $\displaystyle\cos\angle MON=\frac{\overset{\rightharpoonup}{OM}\cdot\overset{\rightharpoonup}{ON}}{\left|\overset{\rightharpoonup}{OM}\right|\left|\overset{\rightharpoonup}{ON}\right|}=frac{12k^2+36k^2}{\sqrt{4k^2+36k^2}\cdot\sqrt{36k^2+9k^2+36k^2}}=\frac{48k^2}{\sqrt{40}k\cdot9k}=\frac{48}{18\sqrt{10}}=\frac{4}{15}\sqrt{10}$

    因此填入$⑮=1$、$⑯=5$、$⑰=4$。

  5. 給定平面上三點$\left(−6,−2\right)$,$\left(2,−1\right)$,$\left(1,2\right)$。若有第四點和此三點形成一菱形(四邊長皆相等),則第四點的坐標為$\left(\underline{⑱},\underline{⑲}\right)$。
  6. 訣竅按條件先判斷出何者為對角線段,並利用對角線互相平分的特點求出第四點之坐標。
    解法設$A\left(-6,-2\right)$,$B\left(2,-1\right)$,$C\left(1,2\right)$,而第四點$D$為$\left(x,y\right)$,那麼由於$\overline{AB}=\overline{AC}=\sqrt{65}$、$\overline{BC}=\sqrt{10}$,可以知道$\overline{BC}$為對角線。故可知道$A+D=B+C$,從而

    $D=B+C-A=\left(2,-1\right)+\left(1,2\right)-\left(-6,-2\right)=\left(9,3\right)$

    因此填入$⑱=9$、$⑲=3$。

  7. 如圖所示,$ABCD$為圓內接四邊形:
    若$\angle DBC=30^\circ$,$\angle ABD=45^\circ$,$\overline{CD}=6$,則線段$\overline{AD}=\sqrt{\underline{⑳㉑}}$。
  8. 訣竅運用圓周角相等將角度之位置轉移後使用正弦定理即可。
    解法由於$ABCD$為圓內接四邊形,因此$\angle DAC=\angle DBC=30^\circ$,$\angle ACD=\angle ABD=45^\circ$。在$\Delta ACD$中使用正弦定理如下

    $\displaystyle\frac{\overline{AD}}{\sin\angle ACD}=\frac{\overline{CD}}{\sin\angle DAC}$

    即有

    $\displaystyle\overline{AD}=\overline{CD}\cdot\frac{\sin45^\circ}{\sin30^\circ}=6\cdot\frac{\sqrt{2}}{1}=\sqrt{72}$

    故填入$⑳=7$、$㉑=2$。

  9. 新新鞋店為與同業進行促銷戰,推出「第二雙不用錢---買一送一」的活動。該鞋店共有八款鞋可供選擇,其價格如下:

    $\begin{array}{|c|c|c|c|c|c|c|c|c|}\hline款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hline價格&670&670&700&700&700&800&800&800\\\hline\end{array}$

    規定所送的鞋之價格一定少於所買的價格(例如:買一個「丁」款鞋,可送甲、乙兩款鞋之一)。若有一位新新鞋店的顧客買一送一,則該顧客所帶走的兩雙鞋,其搭配方法一共有$\underline{㉒㉓}$種。
  10. 訣竅直接按促銷規則條列可能的數量。
    解法買甲或乙則沒有辦法適用該活動;買丙、丁或戊則可送甲或乙;買己、庚或辛則可送甲、乙、丙、丁或戊,故有$3\times2+3\times5=21$種搭配方法。

  11. 某地共有$9$個電視頻道,將其分配給$3$個新聞台、$4$個綜藝台及$2$個體育台共三種類型。若同類型電視台的頻道要相鄰,而且前兩個頻道保留給體育台,則頻道的分配方式共有$\underline{㉔㉕㉖}$種。
  12. 訣竅運用乘法原理依序決定每個步驟的方法數後相乘起來即可。
    解法首先前兩台是體育台,故可以交換兩台之順序;接著的順序可能是先「綜藝台」後「新聞台」也可能是先「新聞台」後「綜藝台」,故又有兩種可能。再者新聞台三台可任意排列有$3!=6$種,而綜藝台四台可任意排列有$4!=24$種,因此運用乘法原理可知總數為

    $2\times2\times6\times24=576$種

    因此填入$㉔=5$、$㉕=7$、$㉖=6$。

  13. 用黑、白兩種顏色的正方形地磚依照如下的規律拼成若干圖形:
    拼第$95$個圖需用到$\underline{㉗㉘㉙}$塊白色地磚。
  14. 訣竅比較兩個圖之間的差異可以發現白色地磚的數量形成等差數列。
    解法由於白色地磚的數量形成等差數列,其首項為$8$而公差為$5$,因此第$n$個圖的白色地磚數量為$8+5\left(n-1\right)=5n+3$,因此第$95$張圖有$478$塊白色地磚,故填入$㉗=4$、$㉘=7$、$㉙=8$。

  15. 在三角形$ABC$中,若$D$點在$\overline{BC}$邊上,且$\overline{AB}=7$,$\overline{AC}=13$,$\overline{BD}=7$,$\overline{CD}=8$,則$\overline{AD}=\underline{㉚}$。
  16. 訣竅運用餘弦定理算兩次即可。
    解法設$\angle B=\theta$,那麼在$\Delta ABC$中使用餘弦定理

    $\overline{AC}^2=\overline{BA}^2+\overline{BC}^2-2\overline{BA}\cdot\overline{BC}\cos\theta$

    根據題意代入資訊後可解得$\displaystyle\cos\theta=\frac{1}{2}$。接著在$\Delta ABD$中使用餘弦定理有

    $\displaystyle\overline{AD}^2=\overline{BA}^2+\overline{BD}^2-2\overline{BA}\cdot\overline{BD}\cos\theta=7^2+7^2-2\cdot7\cdot7\cdot\frac{1}{2}=49$

    因此$\overline{AD}=7$。或可注意到$\theta=60^\circ$,從而$\Delta ABD$為等腰三角形且頂角為$60^\circ$,因此為正三角形,故$\overline{AD}=7$。應填入$㉚=7$。

  17. 設$A\left(0,0\right)$,$B\left(10,0\right)$,$C\left(10,6\right)$,$D\left(0,6\right)$為坐標平面上的四個點。如果直線$y=m\left(x-7\right)+4$將四邊形$ABCD$分成面積相等的兩塊,那麼$\displaystyle m=\underline{\frac{㉜}{㉛}}$(化成最簡分數)。
  18. 訣竅為了將長方形切割成面積相等的兩塊,則直線必須通過長方形之中心。
    解法容易注意到長方形$ABCD$之中心為$\left(5,3\right)$,而直線為了將長方形切為面積相等的兩塊,因此直線必須通過$\left(5,3\right)$,代入該座標後有$3=m\cdot\left(5-7\right)+4$,如此有$\displaystyle m=\frac{1}{2}$,因此填入$㉛=2$、$㉜=1$。

參考公式及可能用到的數值

  1. 一元二次方程式$ax^2+bx+c=0$的公式解:$\displaystyle x=\frac{-b\pm\sqrt{b^2-4ac}}{2a}$
  2. 平面上兩點$P_1\left(x_1,y_1\right)$,$P_2\left(x_2,y_2\right)$間的距離為$\overline{P_1P_2}=\sqrt{\left(x_2-x_1\right)^2+\left(y_2-y_1\right)^2}$
  3. 通過$\left(x_1,y_1\right)$與$\left(x_2,y_2\right)$的直線斜率$\displaystyle m=\frac{y_2-y_1}{x_2-x_1}$,$x_2\neq x_1$
  4. 等比級數$\left\langle ar^{k-1}\right\rangle$的前$n$項之和$\displaystyle S_n=\frac{a\cdot\left(1-r^n\right)}{1-r}$,$r\neq1$。
  5. 三角函數的公式:$\sin\left(A+B\right)=\sin A\cos B+\sin B\cos A$
            $\cos\left(A+B\right)=\cos A\cos B-\sin A\sin B$
            $\sin2\theta=2\sin\theta\cos\theta$
  6. $\Delta ABC$的正弦定理:$\displaystyle\frac{\sin A}{a}=\frac{\sin B}{b}=\frac{\sin C}{c}=\frac{1}{2R}$,$R$是外接圓半徑。
    $\Delta ABC$的餘弦定理: $c^2=a^2+b^2-2ab\cos C$
  7. 棣美弗定理:設$z=r\left(\cos\theta+i\sin\theta\right)$,則$z^n=r^n\left(\cos n\theta+i\sin n\theta\right)$,$n$為一正整數
  8. 算術平均數:$\displaystyle M\left(={\bar X}\right)=\frac{1}{n}\left(x_1+x_2+\cdots+x_n\right)=\frac{1}{n}\sum_{i=1}^{n}x_i$
    (樣本)標準差: $\displaystyle S=\sqrt{\frac{1}{n-1}\sum_{i=1}^{n}\left(x_i-{\bar X}\right)^2}=\sqrt{\frac{1}{n-1}\left(\sum_{i=1}^{n}x_i^2-n\bar{X}^2\right)}$
  9. 參考數值:$\log2\approx0.3010$; $\log3\approx0.4771$; $\displaystyle\sin15^\circ=\frac{\sqrt{6}-\sqrt{2}}{4}$; $\displaystyle\cos15^\circ=\frac{\sqrt{6}+\sqrt{2}}{4}$
  10. 常態分佈:常態分佈的資料對稱於平均數$\mu$,且當標準差為$S$時,該資料大約有$68\%$落在區間$\left(\mu-S,\mu+S\right)$內,約有$95\%$落在區間$\left(\mu−2S,\mu+2S\right)$內,約有$99.7\%$落在區間$\left(\mu-3S,\mu+3S\right)$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