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書評] 不該殺掉的微生物

坦白說會買下「不該被殺掉的微生物:濫用抗生素如何加速現代瘟疫的蔓延(Missing Microbes: How the Overuse of Antibiotics Is Fueling Our Modern Plagues)」恐怕是衝動性購物下導致的結果吧(?),但這本書並沒有讓我失望,儘管內容豐富而且舉例詳實,卻沒有讓人看到一半就生厭。你會好奇書中所講述的情形究竟會惡劣到什麼樣的地步,也會驚訝為何人在經歷這些微生物的劇烈變動下還能在略有生理困擾下存活下來。

簡評:作者在本書分享他帶領的團隊在數十年來所經營的科學成果,也大膽預測(雖然是有點悲觀的)未來的時光中微生物療法以及對應相關的研究也愈顯重要,而我們也應注意我們所吃所作對體內體外的微生物群的影響。

本書以許多文明病作為開場,在講述這些駭人聽聞的疾病後,作者提出他的主張:「消失中的微生物相(disappearing microbiota)」,這是一種狀態:我們正在失去一些世世代代生活在人體上的微生物,而這樣的微生物的存在協助我們對抗了種種現在好發的文明病。

依循作者的想法,一切的起源是隻「胃幽門桿菌」。這種細菌如其名,活在胃幽門的位置,據研究上我們發現「一人具有胃幽門桿菌」與「一人罹患胃癌」有正相關,也因此在數十(還是數三十?)年前的普遍醫療行為是一經發現就需消滅。然而,到了近年來又更進一步發現了一些相關性如下:「一人的胃幽門桿菌數量較少,則胃食道逆流的機率較高」、「胃食道逆流若無妥善處理則容易引發許多問題,其中一種會間接導致腺癌」。如此一來,我們陷入了一種進退維谷的狀態。一方面,胃幽門桿菌似乎種病原菌,亟欲消滅;另一方面,如果有了這種細菌似乎可以阻止胃食道逆流,從而避免了另一種癌症。[摘自第十章]

為什麼這些問題會產生,或者明確地說,為何胃幽門桿菌會消失?作者從這邊拉回到抗生素的發現與當代抗生素的濫用[第四與第五章],根據作者利用大型研究中建立起的資料庫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曾使用過抗生素而具有文明病的狀況為正相關。作者從中提到年齡、性別甚至一些季節與食物等因素如何交叉比對,非常豐富。

本書的重要論點是對於抗生素的使用而言,我們應當慎重。他認為有兩點需特別注意:

  1. 抗藥性(利用藥劑殺除病原菌時間接讓具抗藥性的物種存活。)
  2. 破壞人體內部的正常菌群。
這種破壞正常菌群的現象是長久性的,以老鼠實驗為例,這種破壞經過數十週都無法恢復正常。其二是我們對於人體內部具有的細菌所知仍然不多,有一種現實上的限制是可能存在及少量的正常菌,由於其數目過少而在檢驗時易被忽略掉,甚至不被視為正常菌。

此外,作者有數項做為日後就醫甚至是醫療方法上的主張。
第一項是建議孕婦進行自然產而非剖腹產,自然產會使嬰兒通過陰道而接觸到母親的正常菌群,但剖腹會失去這樣的好處。第二項是一種有效醫療方法的建議是,透過健康人的糞便中帶有腸內的正常菌,將這些細菌移入到病人身上可以有效改善許多症狀!

在結束對於這本書的介紹前,我再用一下這本書援引的案例對我的心得做一些總結,有一些藥物的影響之遠是超乎我們的想像,有些藥物在孕婦的時候使用,其影響甚至要在子女出生後二十年才會發現!對於藥物,我們不得不慎。

延伸閱讀:

  1. 大便也能治病?你願意將別人的糞便放到盲腸裡嗎?

ISBN:9789865842987
叢書系列:ALPHA
規格:平裝 / 320頁 / 16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出版日期:2016/06/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