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書評] 婉君妳好嗎?:給覺醒鄉民的PTT進化史

PTT是電子布告欄(BBS)中最獨特的站台之一。由於網頁瀏覽的普及,現今知道如何操作電子布告欄的人已經漸漸成為少數,在全世界中只有台灣留下來這樣獨特的網路文化。通過之前旁聽文化人類學的課程中,老師邀請了黃厚銘老師來演講,也因此接觸到老師所主編的這本書。

簡評:本書兼顧學術性與大眾性,呈現出多位作者如何將生硬冷僻的社會學理論/資訊社會學/文化社會學的理論與活絡的批踢踢串接在一起,講述其過去與未來。

先論起本書的外觀,此書看去頗厚,但或許是這本書採用了較小版型的紙張進行印刷,實際的篇幅與內容在閱讀的感受及其流暢,幾乎是一頁接著一頁地看完。其次是關於封面的設計充滿著PTT的神髓:運用方框的區域進行排版,讓獨立而細微的個體成為壯闊的整體。

本書主要書寫的部分由黃上銓、林意仁、蕭煒馨、李紹良等人負責,將全書的內容分為媒介、文化、政治三大部分。媒介由三章所組成,第一章分析了PTT媒介的形式有溝通、情感與大眾化等面向,文中便引述網友的意見「速度跟量多跟多元才是PTT能存活到現在20幾年的原因好嗎?」便將各種面向融合為一句話。第二章則用一個問句來點出PTT的獨特之處:有了社交的軟體與平台的當今,PTT何以存活或經營?本章筆者透露出的意見是,臉書與Line帶有公開社交的特質,但PTT則類似於主題性的論壇,因此這以功能定位存活下來。不過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答案並沒有解決根本,以論壇性質而論,其他更強悍的論壇為何沒有使PTT滅亡?(如伊莉、巴哈等)筆者並沒有解答接下來的困難而試圖簡介PTT發展的軌跡,這樣的切入點著眼於人際溝通的本質。早年的BBS具有交友功能,但現今的BBS則幾乎少有聽到這方面的需求(想要交友早已跳到其他平台了)。第三章則較為深入介紹PTT究竟是如何從眾多BBS的站台中獨大起來,這涉及到技術本身流傳到台灣以及在台散播的歷史,諸如各私站的設立乃至校站的產生,再到PTT與他站合併,其中也提到一些站主之間的意見和各站間的軍備競賽史XD

第二部分的文化由鄉民與酸民等兩章組成。筆者指出,為了想理解酸民文化,自然要把握鄉民文化的本質。在他爬梳資料的過程中,他發現鄉民文化在數年間也產生了質上的改變,他姑且區分第一代鄉民與第二代鄉民。為了弄清楚這段過往究竟有何特殊之處,第四章介紹了黑特板、就可板、西斯板的特色與發文的轉變。有了這些基礎後,筆者回到他原先關懷的主題「酸民」到底是什麼?他們又為何會如此有「梗」?他從NBA板(他認為這算是酸民的發源地之一)的紛爭談起,這個紛爭在筆者中被分為菁因路線與普羅路線,而這些紛爭又最後如何被擁抱起來(或者說被直接接受下來?)。部分的酸民被是違反迷(anti-fan),作者進一步說明粉絲與反粉絲之間的互動。

第三部分介紹PTT對政治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看板便是八卦板了。根據筆者的界定,他認為這波鄉民已經是第三代了。筆者在此展開出原先弱勢的網路文化何以逐步成為主流也應當注意的聲音。在這近二十頁的篇幅中,筆者說明鄉民從黑特板轉戰至八卦板的原因,並提出歷史中鄉民熱絡的議題與主流的狀態,在比較的過程中可以從反指標到具有實際影響力的狀態。可惜的是筆者似乎忽略了使用者在經歷過時間與空間的轉變後,其社經地位的改變也將其族群的影響力透過平台產生質與量的變化。在最後一章,在鄉民們取得聲浪之際,如何搭配公民運動而成為獨立於企業媒體之外的另一個資訊交流平台。本書以洪案與太陽花學生運動(雖然有許多人可能未必認同這個名稱)為例分析此時PTT扮演的角色。在分析中的後記,我覺得有段話算是挺令人感慨與認同的:如果沒有「……」或許就不會「……」的句式,在許多機緣巧合下,PTT在台扎根,最終發展出強而有力的在地性,冥冥之中改變著整個社會也被整個社會改變著。

最後由主編厚銘老師綜合本書作結,諸如資訊社會學領域何以受到重視做為開端,然後進入本書的主要思維:「mob-ility」,這是老師一直在使用而且鑽研的一套理論,特別的是他強調出mobility與mob-ility的差異。在這套理論的觀點下,論述的軸線便是前面介紹的那塊:「技術(媒介)」、「文化」與「政治」,其結語相當深刻地概括了鄉民文化的特質。

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部分的PTT歷史並分析鄉民的特質,也據此探討了與台灣社會互動的影響。不過我認為有些許部分是更須著重的潛水文化以及語彙的流通與散布(許多成句與詞彙透過臉書/Line/新聞媒體得以散步),這些現象實在地改變了其他社交工具的使用。

相關書評:

ISBN:9789869280327
叢書系列:社會書
規格:平裝 / 33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出版日期:2016/05/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