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書評] 今天學美學了沒

會讀這本書大概有兩個原因吧。在讀過今天學哲學了沒與今天學心理學沒之後,我開始好奇商周在這套系列上還有什麼書,所以自然地發現這本《今天學美學了沒》,可是即便我發現這本書也不必然我該讀它呀。第二個原因大概就是我很愛讀書吧XD?言歸正傳,我以前也曾經在哲學系的課程中修習過美學,但卻在前一本《今天學哲學了沒》中較少看到相關的題材,也因此好奇這本的談法會是如何。

簡評:這本書很明確地介紹出美學詳細的流變,對美學史作了很詳細地琢磨。在有這樣的基礎後我們進入兩大議題的探究:「美感經驗與形式」、「模仿與創造」,理路相當明確。不過在知識內容上預設相當多,從後面的附錄的參見閱讀可知作者旁徵博引詳盡,也可以注意到作者為了簡化繁雜下過一定的功夫,值得肯定。

這本書的目次雖然仍以星期來分章,然其結構與以往的系列有些許更動。以往通常僅有一章作為發展演變的歷史介紹,本書用了兩章:「古代到中世紀的美學」與「近代、現代和後現代美學」。作者很仔細的下許多註釋說明題材與內容的出處,整理詳盡,美中不足之處是每面的左下角設置大師語錄,語錄並非不好,而是可以用作小整理以方便讀者。其次是首章在界定美學時也採取了與其他同系列書籍不同的方式起頭,從美、美學的關係簡介起後便開始說明本書內容與各章關係,並介紹常見的議題總覽與美學名稱緣起等說明。

有了大量的歷史脈絡後,我們開始處理美學的兩大重要問題:「美感經驗與形式」(星期四)、「創造與模仿」(星期五)。美感經驗被分為三種主要類別約有主動派與客觀派以及互動派,其側重的重點不同導致了不同的路徑取向;而形式作為這幾種類別中各自帶有不同的意義,因而也被獨立出來討論,作者在此處整理出五種意義,按照註解更詳細地區分可能超過十種以上!我自己是很懷疑這些區別對於實際的創作或認識美的形式上有認知上的差異嗎?甚至有幾種區別可能時期上的語言導致的差異也說不定(?)。

至於創造與模仿,這兩者本身也有各自的歷史,可能讓人驚訝的是在古代中並無創造的觀念!甚至重視創造與創意也是比較晚近的事,模仿的重要性在美學的地位是極高的,因此談創造也不能不談其對應的模仿。不過作者所得到的結論對當代可能不太令人意外:他認為模仿是創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之一,沒有模仿就不可能談上創造!而僅僅模仿則是毫無價值的~

在最後一天的星期六,作者說明我們如何實踐本書所學(?),不過我自己覺得我學到的大多是美學史,因此實踐上並不若其他本書具體舉出實際的議題來讓我們反思討論(呃,不過我個人認為議題很多,可能只是沒有用心挑選吧……如「黃色小鴨究竟是否是創造?」之類的?雖然這可能也不能視作美學中重要的議題吧…,無法肯定。)總之作者用了一些滿奇怪的比喻來說明我們前幾天所學的內容扮演甚麼樣的角色,雖然我非常懷疑它的「實用性」,不過不可諱言的是它可能有助於我們看待一些事物的方式,而這點我想就是它最有價值的地方了!所以實在不必用這些古怪的方式來加以強調它的有用性。

其餘方面,可以提及的是作者確實頗用心,不僅在選擇材料上考證詳盡,甚至對於譯文方面也會為此重譯以方面文辭上的統一與勘誤。另外本書的延伸閱讀並僅有文章,也提供了許多電影甚至日本動漫的建議選項。

相關美學書籍評論:

  1. [書評] 藝術概論
  2. [書評] 美學教程
  3. [書評] 朱光潛的美學—及其悲劇命運與悲劇精神

同系列書籍評論:

  1. 今天學哲學了沒
  2. 今天學心理學了沒
  3. 今天學經濟學了沒

ISBN:9789862727881
叢書系列:超高效學習術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出版日期:2015/05/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