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彭孟堯的書迷(???),會讀這本書其實並不意外吧XD
簡評:這本書琢磨在個物的各種面向,如共性的問題、等同問題、分類問題以及事件的因致性。具有初階邏輯概念的讀者才對本書的寫作有一定程度的親和力,否則在關鍵之處可能會有一些困難。
作者首先在序言就透漏他多年對哲學研究的一點小心得:哲學問題不是形上學的就是知識論的,這無論那個特定的哲學領域都似乎如此,因此他所寫的這本書就想專門解說形上學的議題,但目的並不僅限於此,而是培養讀者能獲得形上學的「眼」(不過我認為或說「腦」更精確?)。在序言中他也提了兩方面的要點,其一是他跟王文方先生是朋友,而王文方先生早先便有寫了一本《形上學》,那這本豈不是多餘的嗎?但他後來認為,用中文介紹形上學的書實在太少了,多一本也不為過。另一點則明言這是英美哲學思維底下的形上學關,因此關於歐陸哲學的形上學議題未有深入的琢磨。多說一點,由於這本書是從英美哲學所延伸的,因此具備一定程度的初階邏輯概念會有助於本書的閱讀。
本書共有九章,首章介紹形上學的一些基本架構,諸如哲學中的各種分支、術語以及相關的歷史等。我認為最核心的概念還是一句老話「這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是形上學中終極的課題。
第二章與第三章就立刻進入世界中的各個物件中的特性進行討論,到底有沒有「共性」?它是一個實體還是只是一個稱呼上的用語?第二章可以認為是肯定的立場而第三章則是反對的立場。
第四章則介紹物件的「傾性」,按文中的意思是這是關於性質的區別,一者是定性而另一則為傾性。大致的區別是定性不涉及因果,例如導電性是傾性是因為我們可以在連接電源時會造成觸摸的人觸電。不過我必須先說,我個人對於「傾性」的界定是很質疑的(至少我是相當持化約主義的立場,我認為性質的區分其實是表面的)。但我贊同的是這是本書中撇開共性後另一個關於物體性質的探討,這也是就我所知很少其它中文哲學書籍提到的概念。
第五章則開始談個物/物件(thing)本身,這是必定要探究的問題。正如作者所言「前幾章都在探討性質及關係,乃至關係性質和傾性。這些都是個物具有的。但,什麼是個物?」本書對於個物的探討有兩個面向,一是什麼是個物?二是如何區別兩個不同的個物?一種是採取性質討論或性質搭配基體來解釋,另一種則從個物組成產生的各種悖論處理。另外一提,此章提到的四個悖論在歷史文獻中主要都是個別處理這些困難,直到1995年則將這些問題並稱為組合難題,也衍生出組合論與四維論來因應。
第六章探討分類中的問題,不過我個人覺得如果可以與第七章的等同問題交換可能更好。原因是第五章的個物相關的悖論實際上可以直接衝擊到我們如何區分個物,也就是不同與等同間的關鍵。等同是個相當奧妙的概念,就我所知在任何邏輯中等號「=」都幾乎是先天預設的一個詞彙。就我的哲學興趣而言,「等同」的問題比「自然類」更加精采而重要。
第八章涉及個物存在,特別是一些具有模糊地帶的詞彙,如孫悟空、福爾摩斯,我們要怎麼界定他們存在?如何存在?存在在哪裡?還是其實不存在呢?而語言中如果提到這些詞彙時,這些語句有意義嗎?這章處理的面向在第四至第六節以語言哲學居多。
最後第九章則關於因致性。如果硬要說的話,我會認為前面八章都是幾乎是靜止的物體(除了第四章談論傾性時),物體種種面向(存在與否、各類性質、性質間的關聯、如何判斷等同)的探討幾乎都無關乎這些物體實實在在處於一個時空中會發生的事件。但當我們稱呼事件時,似乎有一種一系列產生的概念,但一件事「如何」導致另一件事的發生該怎麼理解?這是本章最關心的事情,也是前幾章幾乎都未觸及的問題。
本書中還有許多「想一想」,我認為都是對於這些理論用以解決疑惑時很自然又會再產生的疑惑。或許只能說謎團永遠都還是在那邊,並沒有真的撥雲見日。但或許思維的過程產生的樂趣才是這門學問的精隨?
規格:平裝 / 34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出版日期:2013/11/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